7月28日,記者從多位權威人士處獲悉,內陸地區(qū)建設核電調研已接近完成,調研結果將呈報中央等待最后決定。
一位核電企業(yè)人士告訴記者,調研結果中沒有企業(yè)反對,專家也極少反對。“主流意見沒問題,是否重啟還要看AP1000(一種第三代核電技術)能否落地運行”。另一位核電人士也向記者證實,“目前調研已接近尾聲,但內陸核電重啟關鍵是看AP1000技術,看三門核電進展”。
內陸核電看AP1000
當前,第三代核電技術已成為核電發(fā)展主流。我國在引進美國AP1000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再創(chuàng)新,也就是CAP1000及CAP1400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了解到,目前AP1000和華龍一號被默認為中國核電發(fā)展的兩項主要推廣技術,兩者一主一輔,AP1000技術主要滿足國內市場建設和需求,華龍一號以及CAP1400則代表中國核電出口國外。
2004年7月,浙江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獲國務院批準,這也是世界上首個采用AP1000技術的依托項目,其原計劃于2013年底并網發(fā)電,但因主泵等問題三門核電機組到如今已延期2年。此外,AP1000設計沒有固化、標準化,尚未成熟商運,安全審評時間也較長,技術發(fā)展與進步是一個過程,需要工程項目來推動、考核、完善和優(yōu)化。“全世界都在看三門。”一位業(yè)內人士告訴記者,目前已有多個國家表示對AP1000感興趣,但關鍵在于AP1000首堆,也就是三門核電1號機組能否及時投運及商運表現(xiàn)如何。
今年5月20日,AP1000反應堆屏蔽電機主泵在美國完成最后一項NPSH試驗,歷時85天的工程和耐久試驗順利結束,并將于近期運抵三門現(xiàn)場,這也意味著主泵問題基本解決,AP1000等后續(xù)項目將陸續(xù)放行。
對于三門核電1號機組何時投運,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首席信息官郭宏波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目標是在2015年底前實現(xiàn)并網發(fā)電。
核電機組居世界第三
“種種跡象表明,內陸核電的解凍已經近在咫尺。”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(yè)研究員蕭函表示,伴隨國內核電行業(yè)多重利好政策的出臺,內陸核電的重啟已進入倒計時,由于核電站對地質等外部條件的要求十分高,而沿海適建廠址越來越少,在內陸建設核電站已是大勢所趨。
蕭函認為,內陸和沿海核電站在安全要求上沒有本質差別,現(xiàn)在重啟內陸核電是完全有條件的。“首先從人口密度來看,我國內陸廠址地區(qū)的人口密度和沿海地區(qū)相差不大,均滿足建設核電廠的人口密度要求;其次從核電站的需水量來看,內陸核電廠均采用冷卻塔冷卻方式,因此用水量不大,而且內陸核電廠均選擇在水資源豐富的江河流域,完全能滿足用水需求;最后從核電站建設的地質條件要求來看,我國內陸核電廠址都遠離強地震區(qū),地質條件比較好,符合核電站建設的安全要求。”
據中廣核統(tǒng)計,截至目前,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達26臺,加上已投入商運以及具備商運條件的25臺機組,我國在建、在運核電機組數量達51臺,列全世界第三,緊隨美國和法國之后。
隨著沿海核電的重啟,內陸核電成為地方省份爭食的一塊蛋糕。
公開資料顯示,國內目前已有10余個省份在計劃部署內陸核電,包括廣東內陸地區(qū)、福建內陸地區(qū)以及四川、貴州、重慶、安徽、河南、吉林和黑龍江等省份。